好大一只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烽火甘泉宫,碰瓷在大汉帝国,好大一只乌,啃文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还是头一次刘闲感觉到国家与自己的距离竟然如此的近!

匈奴入侵的第二天,整个长安城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萧条了下来,什么商不商的,完全成了小事儿,第一波征召,四十五岁以下男子全部在列,在位于未央宫外国家武库取得装备之后,旋即汇入在长安城外驻扎起来的军营中,就连适龄妇女也被组织了起来跟着街坊中的德高望重老者召集到军营城外,为大军做饭。

仅仅从长安城以及周围地区,朝廷就征召出了十万大军,其中高规格兵种包括战车五千乘,骑两万。

而且规模宏大的部队还在一天跟着一天膨胀,凉州,雍州左近还有关东的援兵源源不断的涌进来。

这就是古典****,真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要是宋朝能做到这份上,汴梁城百万人口,几十万禁军,人人皆有战心的话,何至于让区区十几万金军胡骑给灭了国?

不过像刘闲这么大出血,一口气儿出了上百万石军粮的,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这次本来捡了大便宜,趁着其余长安豪商在那儿打价格战,八百里关中,百姓能贩卖的粮食,刘闲差不多收到了七成,一百零七万石,粟米每石三百钱,麦一百钱左右,五家积累了快十年的钱存被刘闲几乎都花得差不多了,这要是在长安城出手,卖个那么多手工艺人或者求学儒生士子,刘闲至少能赚出来三分之一,还是良心价出售,这一下,他几乎算是将流动资金花空了。

而且说到做到,就算是汉文帝没有开口应他,可出了宫,刘闲就立马花钱雇人,将原本储备在京师五家私仓中的粟米麦子,一石不留,全部都挑到了城外军屯处,要是以往,如此迅速的集结部队,粮食来不及吊运,甚至聚拢的民军都有挨饿几天的可能,可这一次,没等治粟内史有动作,朝廷大军已经吃上了“太子粮”,每天吃的饱饱的,士气是分外的高昂。

“哎呦呦,我的董事长大人!”

现在总也当的格外习惯了,可是刘闲这一手,刀间依旧是不能理解,这头修了三分之二的风车榨油坊扔在了一边,虽然是听从的跟着刘闲去运粮,可他老脸还是皱巴得好像尚且没传入中原的瘪茄子那样,一边跟着挑着,一边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着。

“您为什么要将全部粮食都捐出去啊!哪怕捐一半儿也行啊!”

“不行,一半儿没有这样效果,吾刘闲,就是要让世人看到,为了大汉,吾将粮仓中最后一粒粮都捐了出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再见应如是

老木刀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阿喵领主